网络上面有一个词汇叫做钝感,与钝感意思相反的词汇叫做敏感,这两个词汇在年轻人中还是满经常被讨论的。很多人刚开始听到钝感的时候,都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,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钝感应该是属于中性词。什么是钝感呢?其实钝感有的时候比敏感还很重要,为什么这么说呢?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。
敏感的意思其实就是在面对外界事物的时候,是非常敏感的。相反钝感的意思就是在面对外界事物的时候,反应比较迟钝。
很多人都觉得敏感这样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,因为他能够快速的捕捉到对方的反应,这种人就是大家生活中所遇到的有眼力劲儿,特别聪明的那种类型。
相反很多人觉得如果这个人是属于钝感的人,那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肯定会比较迟钝,甚至看起来有点傻傻的。对于别人来说,你是敏感比是钝感好,但是对于你自身来说,小编觉得还是钝感一点好。
小时候,我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敏感度,发现班里同学说悄悄话,可能他们只是无意之间看了你一眼,你却认为一定是在说你的坏话,然后耿耿于怀很多年。
工作后,领导批评了你几句,你一定认为领导已经不再重视你了,于是心生懊恼,或者选择破罐子破摔,甚至干脆辞职。
敏感这个词,在小时候说一说,觉得还很有优越感呢,好像这是个高雅的词,很适合自己。
其实,敏感的人,最容易有太多假想敌,恋爱也好,工作也罢,哪怕是夫妻,敏感带来的结果,往往差强人意,最终发现,唯一的敌人是你自己而已。
如果每个人,都能拥有些许钝感力,事情也许不会太糟糕。
一般来说,那些大智若愚的人,在事情考虑清楚之前,从不轻易下结论。正是由于说话做事比别人慢半拍,所以总是给人以迟钝、木讷等表象上“钝”的感觉。
敏感的人和钝感的人相比,见事早、行动快,对人对物观察也细致,但情绪稳定性差,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。
据历史记载,宋太宗提议让吕端任宰相,有不少人提出反对,说他为人糊涂,宋太宗却认为,吕端小事糊涂、大事不糊涂,足以担当此大任。后来,吕端任正相,寇准任副相,吕端“钝”、寇准“敏”,一个沉稳宽厚、一个睿智率真,两人相得益彰。
以现代的观点来看,吕端拥有的这种能力,就叫“钝感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