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,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、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,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。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,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,丝绸之路的重镇。
特色 佳肴有香酥火烧、油酥馍、油塔子、甜水面、油馃子、锅盔、甜米黄、灶干粮子、热糕油饼子、酿皮子、凉粉、热豆粉、蒸粉、合汁、素面筋、荤面筋、糊锅、泡饺子、脂裹、羊杂碎汤、腊羊肉和腊牛肉、炕羊肠等。
拨鱼子
简介
剔尖又称拨鱼、剔拨股,是流行于酒泉的汉族传统面食,以其方便快捷、口感香滑,利于消化而受到广大百姓的青睐,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,也是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。剔尖两端细长,中间部分稍宽厚,白细光滑,软而有筋,浇上浇头,再配以调味佐料,食之十分可口。
历史文化
《传统面食》载,唐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,李世民急火攻心,魏征荐绵山高僧田善友旨令祈雨,后大雨倾盆解救了庄稼济助了万民。李世民为报祈雨之恩,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还愿,皇妹八姑亦随同前往,叩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,在绵山诵经修行为乡民采药医病。一日,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、做饭,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加水,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,眼看锅中水开,八姑急中生智,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将软面团放于板上,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,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,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,就问:“孩子,这叫啥?”八姑将“这”误听为“你”字,脱口说:“叫八姑。”老妪误听为“拨股”,从此就有了“拨股”面,就是最早的剔尖。后来人们将“用筷子拨出的面条”还称为“剔拨股”, 榆次、祁县、太原等地民间则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内,用筷子剔拨,面呈鱼肚形,所以又称拨鱼,又因此面条呈两头尖,所以又称“剔尖”。
烹饪方法
原料:面粉1碗 、清水1/2碗、土豆、北瓜、肉片、葱姜丝、花椒、盐、少许酱油
烹饪方法:1.土豆、北瓜切丁;肉切片放少许酱油稍稍腌渍;葱姜切丝。2.炒锅放少许油,微热后放入花椒炸至有香味。3.此时将腌渍好的肉片、葱姜丝一起放入炒锅翻炒至肉片完全变色。4.将土豆丁、北瓜丁放入翻炒至微微变色后加入清水没过即可。5.中火炖至土豆、北瓜酥烂,汤汁浓稠后关火。6.取一只汤锅放入适量清水大火做开,将炖好的卤汁倒入做开的汤锅中。7.在炖菜期间,取一小碗面粉,加入1/2碗清水。8.用筷子一个方向不停搅拌至光滑上劲后,醒半小时。9.将加入卤汁的汤锅再次做开。10.取一只扁铲,铲适量面团。11.用一只蘸有清水的筷子沿扁铲边沿拨面。12.待汤锅内剔尖颜色变得透亮,用筷子夹起感觉发硬后关火,撒香菜、香葱即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