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,也意味着年关将至,年味越来越浓了,小寒节气由来已久,今天就来说说小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云:“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故云。月半则大矣。”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,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间,“小寒”一过,就进入“出门冰上走”的三九天了。
二十四节气一般都分为三候,小寒也不例外,小寒三候分别是“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鸲”。
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的,这个时候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;此时北方到处都能够看到喜鹊,并且能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;第三候“雉鸲”的“鸲”为鸣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古时候人们会在12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,因此把腊祭所在的12月叫腊月腊的本义是“接”,取新旧交接的意思,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的传统习俗之一,远在先秦的时期就已经形成。
小寒的风俗有很多,很多地区都有探梅的习俗,此时腊梅已开,红梅含苞待放,出行时选择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,细细赏玩,身心放松。
冰戏是北方特有的习俗,入冬之后天寒地冻,从十一月起,直到次年四月,一些严寒地区的人在冰上行走皆用爬犁,冰面特厚的地方也有人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,古代称为冰戏。
腊祭有三层含义,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,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;二是祭百神,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;三是人们终岁劳苦,此时农事己息,借此游乐一番。
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,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,只留菜心,离地6厘米左右,以粪肥覆盖,勿透气,半月后取食,脆嫩无比,冬天条件有限,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。
每至小寒时节,南京地区通常会食菜饭,菜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,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、香肠片或是板鸭丁,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,非常鲜香味美。
矮脚黄、香肠、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,古时候的南京人对小寒非常重视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一些习俗渐渐淡化消失,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。